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新闻>政务要闻>媒体报道

    湟源县立足三乡工程推进乡村振兴走高质量发展幸福之路

    来源:精神文明网  日期:2021-08-19  信息员:admin  签发领导:  浏览:0次  打印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紧紧围绕“二十字”方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建设生态美丽宜居村庄为着力点,立足县情实际,以市委书记陈瑞峰调研湟源县工作时提出的“六个立足”为目标,紧贴县委工作重心,准确把握“建设湟水上游生态强县”新定位,紧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在较短时间内盘活农村沉睡资源,着力架起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信息交融、产品供给的桥梁,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不断激发农村活力、聚集农村人气,突出以“三乡工程”为重点,将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相贯穿,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走出高质量发展幸福之路。

    多措并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持续完善脱贫村、脱贫人口后续帮扶机制,分类优化调整现有帮扶政策,实现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对全县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造成严重困难的农户进行了全面重点排查,共排查出重点监测人群7户18人,并及时通过纳入低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助学金、劳务输出等措施,消除其返贫致贫风险;以促进增收为重点,积极争取乡村振兴帮扶政策和项目支持,充实乡村振兴项目库,加快推进现代牦牛生态产业园等重点产业项目;做好扶贫资产盘点,7月,县乡村振兴局组织人员对2016年-2020年实施的扶贫项目形成资产进行了盘点,防止扶贫资产流失和侵占现象发生,确保产业项目长收益,不流失;加大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带贫力度,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农畜产品品牌;抓好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运营、维护和管理,确保电站稳定运行,村集体分红及时拨付。充分发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作用,带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增收,推进村集体经济再创新高;抓好搬迁群众稳增收工作,每年完成脱贫人口劳动力稳岗就业3200人以上,持续稳定175个林业生态扶贫公益管护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户每户都有就业人员;逐步推动东西部协作从单向帮扶向双向合作转变、从理念交流向业务交流转变,真正实现从量的圆满转为质的提升。

    “三乡工程”提振农村经济活力。做实“市民下乡”、做优“能人回乡”、做特“企业兴乡”,充分发挥乡情亲情优势,以乡情感召,提升农村对市民的吸引力。妥善处理生态和民生关系,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相协调,引导有技术专长、市场信息和经营头脑的在外人士,回乡投资兴业,支持家乡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回乡创新创业。加强用地、培训、金融服务等支持力度,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返乡能人、民营企业发展,鼓励发展高品质农家乐或乡村康养等新创意,创办领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支持建设现代林业示范区、林业示范基地,全面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兴旺,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提前谋划狠抓项目落实。聚焦产业发展、转移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等领域,初步拟定利用4200万元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实施5大类7个项目。落实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资3400万元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5个;持续多渠道拓宽消费扶贫。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入驻全县消费扶贫工作系统,已入驻企业14家,销售额达1812万元;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入驻孵化企业8家、电商创业个体3户,上架销售24家企业206种产品,销售额达107.8万元;整合中通等7家民营快递企业入驻县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配送件数达484万件;新改扩建电商综合服务站点68个,覆盖率达46.5%。完成县域公共品牌“湟源臻品”征集、注册。结合线上线下营销方式,搭载京东、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3个,共上架销售18家企业42种产品,实现销售额7.36万元;并通过电商中心直播带货实现销售额69.62万元。

    从多维度提升乡村宜居度。遵循“一线一风格”原则,创新高原城镇和乡村发展新模式,加强古建筑古村落、遗址遗迹的保护,全面整治农村空心房,规范管控农房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一批融乡土气息、传统文化、特色农业于一体的秀美乡村示范点,争取建设高原美丽城镇1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示范县,全面推行“路长制”,力争将扎草公路、阿铧公路等一批乡村道路打造成全省最美农村路;开展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推进城乡公路客运无缝衔接、快捷换乘;实施农村人饮工程更新改造等6项工程,提升群众饮水安全质量,改善耕地灌溉条件;统筹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巩固提升厕所革命成果,完善农村垃圾分类处置配套设施;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为契机,积极完善县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以县大数据综合服务指挥中心为核心的综合性数字化平台;促进广播电视互联网融合发展,抓好乡村综合文化站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切实把村庄建设得“有质量、显特色、传文脉、提品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