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专题>循环农业>工作动态

    强党建促引领 探索产业赋能共富新实践

    来源:中共湟源县委社会工作部  日期:2025-06-04  信息员:admin  签发领导:  浏览:0次  打印

    新闻摘要:近年来,湟源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强新兴领域党建之基,铸新兴领域发展之魂,聚焦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借振兴之势、用久久之功,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互促互融,蹚出了一条从“帮富”到“共富”的湟源路径,一个个帮扶车间变身为“共富”工坊,用心用情用力引领群众走好增收致富路。育链——技能赋能激活内生动力。将党建嵌入技能培育链条,变授鱼为授渔,实现“扶志”与“扶技”同频...

    近年来,湟源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强新兴领域党建之基,铸新兴领域发展之魂,聚焦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借振兴之势、用久久之功,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互促互融,蹚出了一条从“帮富”到“共富”的湟源路径,一个个帮扶车间变身为“共富”工坊,用心用情用力引领群众走好增收致富路。

    育链——技能赋能激活内生动力。将党建嵌入技能培育链条,变授鱼为授渔,实现“扶志”与“扶技”同频发力。如,县女子职业学校党支部,以皮绣技艺培训+订单回收为主线,采用“村党支部+公司+上门培训+农户+订单回收”的发展模式,通过联合湟源县文体旅游局、县就业局支持,研制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收藏品、旅游产品、文创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市场需求,吸纳近百名绣娘就业。波航乡南岔村皮绣坊、非遗排灯工坊,日月藏族乡兔儿干、尕庄、大茶石浪、小茶石浪、本炕、莫多吉、哈城,申中乡庙沟村刺绣坊等10个“指尖工坊”,将培训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为农村脱贫人口、留守妇女、残疾人等3000余人免费提供实操培训的基础上,提供原材料,回收培训作品,带动就业增收,人均增收2000元。福犇福餐饮有限公司党支部,每年对县域贫困劳动力进行拉面技能免费培训,累计提供、推荐工作岗位14人,带动增收8万元,让“指间技艺”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指尖经济”。

    强链——抓产促销畅通城乡循环。立足青海产品优势和江苏品质需求,大力推广“河湟田园·日月臻品”品牌,深入挖掘消费潜力。充分利用“政府搭建平台、市场规范运作、社会共同参与、消费者与企业互利共赢”的工作模式,创新开发全县统一消费帮扶APP,设立湟源臻品六合体验实体店,大力支持一颗藤、小茶牧场、六合实体店等企业精准对接东部市场需求,不断发展牛羊肉精细分割、熟食加工等产业链,做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延链”文章。同时,通过参加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地区商品展、农业嘉年华展销会及实体体验店和线上APP营销等形式,向东部地区推介本地特色农畜产品,实现线上直播、线下展销同发力。涵盖牦牛肉、菜籽油、青稞米等45种产品的23家企业、14家合作社参与消费帮扶工作,消费帮扶销售额再创新高。一颗藤、优博双岚等3家企业入选青海省消费帮扶省级示范销售平台,为进一步拓展农牧产品营销渠道、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奠定扎实基础。

    联链——组织共建破解发展瓶颈。调动县域晟瑞物流有限公司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性,依托园区产业孵化园(东西部协作产业园),瞄准乔穆杰玛等5家企业加快发展订单农业的契机,以“党建+线下实体+电商+快递服务站”模式,通过“快手”“抖音”等电商平台宣传并销售县域特色农牧产品。同时,扩建该企业物流仓储中心、建设冷库、对县域26个快递服务站进行提升改造,实现承揽全县快递业务约80%,吸纳群众就近就业86名,人均增收5500元,2024年带动文友食品有限公司、馨源醋业等8家新兴领域组织月均发货量2000件,完成牛羊肉销售20.67吨,引领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新兴领域组织在南京、上海等地开设集牦牛肉、藏羊、陈醋等农畜精深加工产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丹噶尔皮绣等特色旅游产品实体体验店,拓宽县域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和规模,实现党建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

    固链——村企联建夯实共富根基。依托新兴领域党组织联建机制,培育“党建引领——集体增收——群众共富”的良性循环链,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发展路径。发挥青海波航集装袋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加工密集型企业这一特点,在波航乡甘沟村打造支部共建、村企联动的“支部联建帮富车间”,通过“党建+”模式,送岗上门,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25人(脱贫户4人)稳定就业,月均增收3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累计增收11.7万元。为进一步增强、放大该企业吸纳劳动力优势效应,按照巩固、复制现有成熟帮富模式,2024年在日月乡兔尔干村和巴燕乡下胡丹村2处建立帮富车间,吸纳更多村脱贫户、留守妇女就业,有效扩大帮扶效应。

    暖链——服务下沉凝聚治理合力。以更好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成立县级新兴领域党建联盟红色综合体志愿服务队1支,“夏都红骑手”志愿服务队1支,广泛开展以文艺演出等为内容的村(社区)文化建设志愿服务4次;以关心关爱贫困学生、资助贫困学生的“爱心助学”志愿服务6次,覆盖人群1400人;为特殊群体及老人健康义诊、急救知识普及志愿服务7次,覆盖人群300人次;以“四随”(随手拍、随手帮、随口宣、随时报)的形式化身“政策宣传员、文明劝导员、信息反馈员”,帮助社区发现反馈问题56件,推动网约配送员变身为“服务帮手”、转型成为“治理好手”。同时,做实关爱凝聚服务,选树县域美团负责人1名为西宁市“夏都先锋红骑手”,建立定期诉求收集反馈机制,完善“夏都红骑手”爱心驿站服务功能,着力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推动“党建+公益”常态化。

    湟源县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一以贯之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化新兴领域党建创新,以“挑大梁、勇争先”为牵引,牢记“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嘱托,进一步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紧抓东西部协作机遇,深化组织联建、产业联动、资源联享,持续做好“一领域一品牌”建设,实现党建与民生需求、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帮富”向“共富”迈进,让全县新兴领域组织扛牢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

    
    友情链接
    西宁"码上减负"
    线上问题检索反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