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新闻>政务要闻>政务要闻

    “党建+综合网格+N”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来源:和平乡人民政府  日期:2023-04-25  信息员:贺芳玲   签发领导:王 磊  浏览:0次  打印

    有一道风景,层层梯田连九霄,有一首歌,曾唱遍日月山下,有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飘扬在高原大地,激励着代代湟源人,这就是和平乡小高陵村。它位于日月山下,药水河旁,距县城9公里,全村共有12个自然社,560户2138人,以汉族为主,兼有土族、回族、藏族、蒙古族,属多民族村,农用地总面积28283亩,其中,耕地面积5207亩,人均耕地2.43亩。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1名,少数民族党员24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向恶劣自然环境低头的小高陵人垦荒造林,治山治水,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如今,小高陵村的面貌早已今非昔比。尤其近年来,小高陵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平台为基础,以“治理有效”为目标,以“自治力量”为主体,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党建+综合网格+N”治理格局,不断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了治理过程群众参与、治理成效群众评判、治理成果群众共享的“五治融合”发展模式,增强了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形成了“党群一心、村庄一新”的生动局面,一幅和谐融洽的基层社会治理画卷徐徐展开。

    精准编网,构建“微体系”。将微网格作为乡村治理的最小单元,精准划分综合网格、微网格。树立“网格在哪里,组织就建到哪里”的鲜明导向,构建“乡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组织—微网格(党员中心户)”四级党建网格,形成“1+1+3”(每个微网格配备1名党员骨干、1名联络员、3名志愿者)金字塔式微网格治理架构。扩充微网格治理力量,积极发动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乡贤能人、“五老”(乡村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复员军人)等担任微网格联络员,并配备志愿者。深化村社党员联户制度,组织党员下沉网格实施“网格包干”行动,形成多元共治、多方联动的“红色服务网”。积极探索“法律保障护航”的乡村治理模式,推行“穿警服的副书记”工作机制,组建以村委会成员为主、综治信息员和派出所民警为补充的基层“人民调解团”,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到事前预防教育到位、事中排查化解到位、事后跟踪回访到位“三个到位”。今年来,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5起,调解成功15起

    精细管理,筑牢“微阵地”。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一村一特点”的理念,推进阵地入网、工作入格,试点构建“1个党群服务中心+12个综合网格+10个以上微网格(党员中心户)”阵地集群,优化党建活动、协商议事、文化医疗、便民服务等功能布局,形成“15分钟党群服务圈”。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日活动”“四议两公开”制度,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开展法律进村社、进学校等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利用“三八”维权周、“六一”儿童节、“国际反家暴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共开展普法宣传12次,设法治宣传栏3处,解答法律知识咨询5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成立村级妇女议事会,引导妇女撑起“半边天”,完成全村妇女“两癌”筛查608人。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建立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倡导带动群众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不断擦亮文明新风靓丽底色。探索“数字乡村智慧治理”模式,打造“幸福小高陵”数字乡村治理服务公众号,让乡村治理数字化、农民生活智慧化、农业产业智能化。

    精心服务,尽享“微幸福”。开设“微课堂”、做好“微关怀”,实现“微网格”精准服务“大民生”。创新推行群众和帮扶单位“民呼我应的需求清单、民需我有的资源清单、民困我为的项目清单”的“三张清单”基层治理工作法,发挥微网格党员中心户和驻村工作队优势,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心理健康服务、普法宣传、文明新风培育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讲等活动,将教育培训触角延伸到党员“家门口”。大力实施“微网格微关怀”温暖行动,由微网格党小组组长牵头进行“一周一问候、一月一走访、一年一覆盖”,组织包村干部、村社干部、党员骨干、网格员通过入户、电话、网络等形式走访群众,将送学上门、节日问候、困难帮扶等10余项关怀内容融入覆盖,紧盯特殊群体、高龄老人和留守儿童,开展政策帮扶、看病送医、康复护理和唠嗑聊天等日常生活照料陪伴,从细微处传递党的关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评选表彰“美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严格落实“一约四会”制度,以党员率先垂范为标杆,引导村民跟优学优,召集村民签署移风易俗个人承诺书,严格按照村规民约规范操办酒席,培育了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形成共治共享的和谐氛围。

    
    友情链接
    西宁"码上减负"
    线上问题检索反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