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新闻>政务要闻>政务要闻

    握好接力棒,用心用情“驻”振兴

    来源:青海日报  日期:2023-08-22  信息员:admin  签发领导:  浏览:0次  打印

    在前往西宁市湟源县波航乡浪湾村采访的路上,遐想这里应该也是青海农业区大多数村庄的模样,到达目的地,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居民楼。

    当曾经背靠大山的村庄搬到了县城城关镇,作为脱贫村,谋划寻求多元的致富增收出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期,浪湾村迎来了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队。

    张晓辉是省纪委监委驻浪湾村第一书记,贾小燕是省纪委监委驻浪湾村帮扶工作队队员。问及本村基本情况时,张晓辉和贾小燕了如指掌、脱口而出。从6月20日正式开展驻村工作以来,他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转换角色,做好交接工作。

    “交接过程中,首要工作就是整体认领考核评估反馈的7个问题。为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我们第一时间围绕群众收入、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入了解,并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梳理细化,列出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和销号清单,将在边整改边销号边完善的过程中一体推进。”张晓辉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自接到驻村帮扶工作任务时起,张晓辉就锚定驻村第一书记一定要担起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持续在宣传党的政策、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村级党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驻村第一书记是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引领者、组织者和“第一责任人”,张晓辉告诉记者,他们坚持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发展,通过集中学习、讲党课等方式,调动起全村党员干部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坚持每周一学,及时了解政策走向和发展变化,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穿到谋划可行项目、推进重点工作中去,确保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采访时,记者见到了村民芦贵义,他是党员也是脱贫户。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芦贵义曾因脑出血治疗而致家庭贫困,后来享受了一系列党的惠民政策,他家不仅脱了贫,儿子还在县城开了一家汽车维修店,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谈到这些,他无比激动:“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党的好政策!孩子上学不再难,病人看病有医保,而且‘老年之家’还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解决了吃饭问题。”

    说到“老年之家”,张晓辉接过了话题,目前“老年之家”的资金只能专款专用,用来提升硬件设施,但购买米、面、油等物资的缺口很大,而且随着60岁以上老人人数的增加,压力越来越大。工作队在了解到这一实际情况后,主动对接市县民政部门申请资金,积极寻求有效解决办法。

    对驻村工作队而言,解决“老年之家”面临的难题就是他们为民办实事的首要工作。“工作队目前就住在‘老年之家’,每天饭点时,看到很多老人尤其行动不便的老人,能在这里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感到很欣慰。”贾小燕说,“入户调查时我们了解到,年过七旬的赵登俊老两口原来和孙子住在一起,年轻人为了照顾老人无法到太远的地方去务工。现在,老两口每天到‘老年之家’吃饭,每人每天只需花1元钱就能吃上两顿饭,不仅节省了家里的支出,年轻人也可以安心出门打工赚钱去了。”

    开展入户调查,对于驻村工作队日后开展工作至关重要。张晓辉告诉记者,驻村第一个月,他们就和上一任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成员一起,挨家挨户入户调查,摸查生产生活、收入来源、存在困难等,并及时地针对性制订计划开展帮扶工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立足产业谋发展,也成了驻村工作队的“必答题”。记者从浪湾村党支部书记梁元明口中了解到,目前村集体经济主要是光伏收益,村民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很多村民通过政府的培训不仅掌握了一技之长,还拿到了相应的资格证书,工资收入也比较可观。张晓辉告诉记者,因浪湾村原址是水源保护地的核心区,所以谋产业就要着重在第三产业发展上用力,因地制宜在商贸物流上谋划项目,以产业兴带动村民富实现乡村兴,真正实现“驻”进村民心里,帮到振兴点上。

    
    友情链接
    西宁"码上减负"
    线上问题检索反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