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新闻>政务要闻>媒体报道

    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日期:2023-10-25  信息员:admin  签发领导:  浏览:0次  打印

    深秋,湟源峡谷层林尽染,丛林金黄入蓝天。乡村间,丰收的喜悦挂在农人脸上;牧场里,上了膘的牛羊转场回圈,等待出栏……在硕果累累的季节,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赶赴青海省湟源县,蹲点探寻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从五一劳动节营业以来,到国庆长假,半年时间除去开销,我家的收入已达到18万元。”10月7日下午,在湟源县东峡乡下脖项村,开了近20年农家乐的村民季青,解下围裙给来访者端上热气腾腾的熬茶(当地一种茯砖熬制茶),毫无顾虑地说出“家底”。

    这天,季青家的生意不错。院内的一桌客人猜拳行令,酒至半酣;屋内的一桌客人,几名中年男子已弹起二胡、电子琴,而同行的客人则伴随悠扬的乐曲翩翩起舞,扭着秧歌,餐桌上摆满了地方特色佳肴……

    “平均每天能有6桌客人,遇到双休日,客人还要提前预订。”季青说,她的农家乐最多的时候用工6人,每月每人工资3000元。在自己勤劳致富的同时,能带动其他村民增加收入,季青感到十分欣慰。

    驻村第一书记李桂娟介绍,下脖项村有264户共986人,耕地710亩、草场460亩、林地440亩,国道109和湟水河穿流而过,由于全村森林覆盖率达51%,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已有13户人家发展农家乐,收入都很可观。目前,通过光伏产业资金带动、村美食中心租赁等村集体收入累计达到70万元。

    来到湟源县丹噶尔古城,在感悟老街遗韵的同时,会勾起游客对曾经丝绸之路(南)辉煌的遐想。

    走进青海羌韵绣艺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曼妙的轻音乐声中几名绣娘在进行创作。“我的这幅牦牛皮绣作品已经绣了10天,过几天就能完工。在公司当绣娘5年了,每个月都有3000多元的收入,能在家门口打工还能照顾老人,我很满足。”家住湟源县城关镇的董海秀,孩子已上大学,她一边干活一边说。

    作为公司业务经理和皮绣非遗传承人的赵艳芳,她在260多平方米的皮绣展览厅向大家介绍了几款公司皮绣代表作品后,又带领大家来到皮绣加工厂。她说,公司与青海师范大学校企合作后,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品牌+景区”的运营模式,公司建成3个工坊、销售店3处,产品已达到200百种。

    “目前,公司有绣娘40多人,带动了县城周边村子的绣娘有300多人增收。今年我们的皮绣产品供不应求,效益不错。”赵艳芳洋溢着笑容说。

    踏着积雪,记者赶往距县城20多公里的日月乡青海博业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这里地处高寒山谷,海拔3100米至3700米,公司入驻日月乡小茶石浪村5年来,累计完成投资1388万元,建设繁育养殖场一处,总面积45亩,建设温棚2600平方米,储草棚2000平方米。同时,流转草场20000亩、土地2400亩、林地100亩。

    “你看,这圈的牦牛都在四五百斤,膘情好,过几天就要出栏待宰。”在养殖场,饲养员鲁汉对存栏的200头牦牛喂料、防疫、除污……了如指掌。

    见到养殖场场长付生龙时,他灰头土脸在和工友们筛捡刚入库的油菜。他说,近年来,公司通过不断投资发展,累计带动帮扶达到200万元,其中,缴纳村集体流转金160万元;两节期间慰问当地困难户10万元,发放面粉568袋,食用油568桶;资助小茶石浪村大学生17名,发放资助金3.7万元;吸收小茶石浪村集体入股资金40万元,分红收益14.9万元……

    “今年以来我们已出栏牦牛1300多头,藏羊2000只。目前,牛羊正进入收购和屠宰期,公司在向全年5000万元产值的目标冲刺。”付生龙说,“另外,公司在大华工业园区落成加工厂房一处,面积为3000平方米,牛羊肉分割初加工2条线、深加工2条线,公司以产业发展为牵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稳定的经济体,为农牧民增收开辟新的有效途径。”

    从小茶牧场出来,夕阳映红了雪山,洒落在原野的一排排麦捆在湟源县1545平方公里的大地延伸、聚拢……湟水河欢唱奔流,我们仿佛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汩汩“源头”活水已浸润美丽山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