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新闻>政务要闻>政务要闻

    湟源县创新推出“5个一批”模式 打好促农增收“组合拳”

    来源:湟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日期:2024-03-08  信息员:王正文   签发领导:李积斌  浏览:0次  打印

    湟源县围绕乡村振兴目标,将群众增收确定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着力发掘生产经营性收入的潜力,巩固拓展工资性收入增长空间,创新推出5个一批”模式,不断强化举措,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好促农增收“组合拳”。

    惠民政策保障一批。建立惠农补贴台账,加强资金发放管理,确保惠农资金落到实处、发挥效益,群众得实惠,发放护林员管护费、种粮一次性补贴、草原生态奖补等18项惠农补贴5755万元。聚焦“实时救助高效化”建设年度目标,在破解社会救助“精准”和“快捷”难点上下功夫,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工作。2023年累计为全县3698户农户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635.38万元。

    金融帮扶扶持一批。紧紧围绕“三农”领域发展,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推出特色产品,创新推出“商户贷”“青行兴农贷”“极速贷”等多种信贷金融产品,不断优化贷款流程。全年发放小额贷款、乡村振兴“活畜贷”等各类贷款6.1亿元,有力助推农户经营性收入增长。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作用,积极引导金融资本投入农牧业发展,按照申请贷款额度、金额、期限的不同,结合银行信贷产品相继推出特色担保产品,担保公司在保余额8.8亿元。同时,安排“金穗服务惠万家”工程贴息资金361万元,以财政贴息为杠杆,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支持农民多种经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就业鼓励带动一批。统筹县乡村三级力量,以网格为单元,逐村逐户开展“把脉式”调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坚持“鼓励”与“奖励”并重,在全省率先出台《鼓励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奖励办法》,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00万,鼓励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并将奖励办法与跨省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相结合,实现劳动力提交一套资料,申报两项补贴,有力带动205名群众增收。因地制宜实施稳岗就业政策,通过帮扶车间等帮扶基地,优先吸纳低收入农户就近就业,青海羌韵绣艺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认定为“青海省就业帮扶车间”和“全国巾帼文明岗”,吸纳100余名低收入农户就业,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提供公益性岗位576个,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2万元以上。

    以工代赈落实一批。坚守“赈”的初心,把“以工代赈”项目作为解决民生实事和群众增收的重要载体,聚焦农村生活、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农牧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等6个政策支持领域,科学谋划全县“以工代赈”项目清单,树立“拿着方案争取资金”理念,提前做实、做细、做足项目前期,年内争取落实“以工代赈”项目13个,涉及农村污水管网、渠道维修改造、乡村道路整治等5个领域,总投7866万元,占全49.69%,以工代赈项目落实个数及资金均为全市第一。就近吸纳和带动了农村劳动806名,发放劳务报酬679.47万元,在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的同时,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

    旅游产业带动一批。鼓励发展多元化乡村旅游业态,兑现奖励资546万元,日月山24庄廓入选省级旅游民宿,听雨山庄、下脖项肆号院6家被评定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高标准实施总投8900余万元的日月藏乡特色风情小镇、和平乡马家湾露营地、宗家沟戏雪乐园等乡村旅游项目,多点支撑、各具特色、示范引领、串点成带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逐渐形成。持续深化“浪山浪水浪河滩”品牌,出台“浪河滩”营地健康发展实施意见,打造东峡乡嗨KING、日月乡兔儿台星空露营地等精品“浪河滩”营10家,推动“浪河滩”产业规模化、系统化发展,接待“浪河滩”游客18.8万人次,营业收入达372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10余个,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