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新闻>政务要闻>部门工作

    【县统计局】凝心聚力促发展 改革创新铸辉煌 —改革开放4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来源:湟源县统计局  日期:2018-08-31  信息员:唐元花  签发领导:唐元花  浏览:0次  打印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的改革进程以来,弹指一挥间,中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岁月。湟源县紧跟时代变革的脚步,踏准改革的每一个节奏,解放思想,大胆开拓,经过40年的改革和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一、经济总量持续扩张改革开放40年来,全县经济总量呈现快速扩张态势。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925万元迅速跃升至2017年的286724万元,是1978年的148.9倍,年均增长13.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成倍增加,由1978年的171元攀升至2017年的20335元,是1978年的118.9倍,年均增长12.69%。四十年的发展湟源跨越了不同量级的台阶,1991年,GDP总量突破1亿元,达到1.08亿元;2007年,GDP突破十亿元以上,达到12.45亿元

    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惠农支农政策的全面落实,科技兴农活动的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以及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87亿元,是1978年的36.4倍,年均增长9.44%。从主要产品产量看,2017年,全县粮食产量4.2万吨,比1978年只增0.42万吨(主要是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油料产量 0.61万吨,比1978年增加0.38万吨,年均增速2.47%;大牲畜年末存栏6.83万头,比1978年增加1.78万头,年均增速0.76%;羊年末存栏31.4万只,比1978年增加23.88万只;生猪年末存栏3.79万头,比1978年增加0.09万头,年均增速0.06%;牛年末存栏6.69万头,比1978年增加3.62万头,年均增速1.97%。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粮经饲”三元结构持续优化,农牧业发展实现提质增效。在积极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打造了以饲草、中药材、树莓、胡萝卜、青蒜苗等特色产业,特色作物比重达到87%。加快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结合“西繁东育”与自繁自育,充分发挥半农半牧的地理区位优势,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生态牧场建设扶持力度,扩大牛、羊、蛋禽等养殖规模,夯实菜篮子生产基础。

    三、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长期以来,工业始终是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历经40年改革发展,不仅实现了量的积聚,而且获得了质的提升,工业生产在调整、改革、稳定中持续高速发展。2017年拥有全部工业企业254家,是1978年的7.3倍,年均增长5.08%;工业总产值和利润实现双增长。2017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70134万元,是1978年的232倍,年均增长14.6%。其中,15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8671万元,对我县经济发展功不可没。实现利润总额5676.9万元,是1978年的54.6倍,年均增长10.5%。

    四、财政实力明显增强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财政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978年的337.2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5826万元,1978年的46.93倍,年均增长10.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由1978年的936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205591万元,1978年的219.7倍,年均增长14.43%。

    五、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改革开放的40年,是全县基础设施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大变化的40年。各项建设日新月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交通运输设施日益完善。2017年底,县内公路总里程达839.61公里,100%的村通公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 实现100%的村通电、100%的村通电话。邮电通信业突飞猛进,40年来,我县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种类不断丰富,推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邮电业务总量由1978年的15.14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3413.4万元,是1978年的225.46倍,年均增长14.51%;电话用户由1978的211户提高到37863户,是1978年的179.45倍,年均增长13.85%。加强了县城、园区和小城镇建设,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5.4%提高到2017年的39.87%。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

    六、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40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有效商品供给明显增加,特别是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粮食直补、免征农业税和除烟草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等惠农政策,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078元,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8.9元。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9852.08元。“衣食住行用”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单一性发展为现在的多元化,吃讲究美味精细化,穿讲究美观时尚化,住讲究宽敞配套化,用讲究高档丰富化,行讲究快速方便化。数字电视、冰箱、洗衣机、移动电话等悄然进入寻常百姓家。人民群众手头宽裕了,储蓄增加了,2017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8.33亿元,是1978年的266.3倍,年平均增长14.98%。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七、投资建设成果丰硕。改革开放40年来,全县积极抢抓发展机遇,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在国家一系列改革政策的指引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投资主体不断发展壮大,相继建成投产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重点项目,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2017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55.92亿元。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89亿元,是1978年的2240.8倍,年均增长21.27%。新增固定资产37.15亿元,是1978年的1350.9倍,年均增长19.7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驾马车。

    八、消费档次显著提升。改革开放为全县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40年来,消费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型业态不断涌现,消费能级迅速提升,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各种经济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8亿元,是1978年的50.64倍,年均增长10.31%。

    40年的风雨兼程,40年的灿烂辉煌,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湟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友情链接
    西宁"码上减负"
    线上问题检索反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