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新闻>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各类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打造乡村振兴湟源样板

    来源:县发改局  日期:2021-07-20  信息员:admin  签发领导:  浏览:0次  打印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着力推进湟源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

    第一节  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以确保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万亩、总产量稳定在2万吨以上。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确保22.6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指标数量不减少、质量进一步提升。加强粮食功能区和主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力争把引大济湟、引湟济宁工程控制范围内的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并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到2025年,新增高标准农田3万亩。加强粮食储备流通能力建设,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开展粮食节约行动,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提高民众珍惜粮食、文明用餐意识。

    第二节  全力抓好现代特色农牧业新发展

    一、夯实现代农牧业生产基础能力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牧业生产“硬件”水平。强化“菜篮子”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标准园和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抓好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县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到55%,饲草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饲草(鲜草)产量40万吨以上,饲草加工能力15万吨以上。鼓励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大回收力度,鼓励农业、林草生产者使用可降解农用薄膜。提高农牧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引进推广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减排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0%

    二、着力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

    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鼓励建设农牧业现代产业园,着力抓好川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浅脑山农牧结合循环发展区、高寒绿色有机畜牧业发展区建设。提升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力争到2025年,培育3个以上精品农业产业园、5个以上产值超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到2025年,“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40个,打造县域公用品牌1个,培育企业知名品牌和产品品牌20个。

    三、健全现代农牧业经营体系

    加快培育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支持合作社独立或联合其他经营主体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提升组织带动能力。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采取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培育一批职业农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度。

    四、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继续巩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成果,宣传推介树莓山庄、沸海公社、醋博园、麻尼台新村、丹噶尔古城等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到2025年,培育建成特色旅游村10个。积极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优化湟源县特色产业生产功能区,将湟源循环农业产业园、特色种植产业园、饲草产业强镇、牦牛产业强镇等提升改造为产业优势突出、技术集成应用、资源要素高度集中的生产功能区,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平台保障。

    第三节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一、有序推进乡村规划建设

    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推进县城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稳定发展五类村庄发展思路,统筹谋划好湟源县146个村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根据阶段性发展目标,梯次推进乡村振兴。对大华、下脖项、拉尔贯、小高陵、马场台、和平、兔尔干、哈城、前沟、庙沟脑10个传统村落进行严格保护,守护乡土文化,保留河湟风貌,提升乡村价值。

        二、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

    巩固提升146个村10.4万人的饮水安全。改造提升县乡村道路。改造升级农村电网,发展乡村分布式新能源。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乡镇及村庄天然气管网建设。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移动互联、数字电视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实施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构建运营高效、安全绿色的农村物流服务新体系。完善农民建房标准和设计,推广安全环保宜居型示范农房,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建设“无废乡村”,巩固提升厕所革命成果,农村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完善农村垃圾分类处置配套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绿色生态农庄、高原花园村庄。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创新高原城镇和乡村发展新模式,争取建设高原美丽城镇1个,持续推进高原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完成50个项目建设村。

    三、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动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等各项改革,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强化财政对乡村公共服务的保障,促进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有效均衡供给。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四、推动乡风文明

    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新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焕发多民族融合的乡风文明新气象,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强诚信教育,倡导契约精神、科学精神,提高农民文明素养和农村文明程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带头宣传和落实移风易俗的政策及要求,带头支持红白理事会开展工作,规范村两委班子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制度,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突出抓好乡风民风、人居环境和文化生活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把乡风文明建设内涵纳入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作为推荐评选各级文明村镇的重要指标,使文明村镇成为弘扬、倡导乡风文明的重要阵地。

    第四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切实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开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全面提升行动,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构建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推动承包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全县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

    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科学制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操作流程、入市规则、入市办法,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主体、范围、方式、用途和途径,建立“政府引导、村为主体、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合理分配”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加强宅基地管理,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加快推进“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进一步规范设施农用地管理,探索利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健全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完善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担保、继承权,切实维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盘活农村土地等资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成员能力。实施资产经营、资源开发、产业带动、服务创收等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

    四、创新农业农村金融服务

    优化县域金融服务政策,综合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同时,依托各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市场种养殖开展金融支持。完善“三农”融资担保机制。依托青海省农牧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湟源分公司、湟源县金惠融资担保公司、兴鑫融资担保公司,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试点,明确担保基金扶持范围,为新型经营主体的有效信贷项目提供担保服务,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第五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完善脱贫村、脱贫人口后续帮扶支持,坚持和完善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等帮扶机制,保持脱贫攻坚帮扶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注重扶贫产业长期培育,扩大支持对象,发展壮大特色种养殖、生态农牧业、民族手工艺品、乡村旅游等扶贫产业,发挥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作用,促进扶贫产业提档升级。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对扶贫资产进行系统梳理,健全扶贫资产后续管理长效机制,提高扶贫资产绩效。加强脱贫户和收入偏低户的动态监测,认真摸底排查,确定各村的“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密切关注其生活条件和家庭状况,针对意外情况进行及时帮扶,继续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做到队伍不断、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把医疗扶贫、低保兜底放在突出位置,切实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持续巩固稳定脱贫成果。

    二、推进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项目,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建立更为精准的对接机制,共同探索深化南京六合区与湟源帮扶协作新路子,加强两地乡村旅游产业深度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增强巩固脱贫成果内生发展能力。

    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

    创新方式方法,健全精神激励、物质奖励和反向约束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贫困群众勤劳致富,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逐步形成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统筹考虑产业、就业、教育、社区治理,因地制宜解决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开展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有培训意愿和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至少接受1次职业技能培训并力争实现稳定就业,全力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各项工作。把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作为稳定脱贫的第一支撑,发挥好“钱、地、人”等关键要素支撑保障作用,加大农畜产品加工产业扶持力度,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加快产销对接平台、农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发展重大工程

    粮食安全保障: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5万亩高标准农田,以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创建20个高标准农田示范点;开展耕地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在申中乡、大华镇、和平乡、日月乡等九个乡镇设立耕地质量变更调查点、土壤墒情动态监测点,定时更新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县各乡(镇)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建立有机肥试验示范田,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绿色有机农牧业发展:全面优化种养业结构,开展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建设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施湟源县药水河牧游体验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提升农业绿色生产能力及农牧业生产装备;实施农牧业补短板重点工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实施农作物绿色防控、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回收利用农业污染垃圾,加强畜禽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实施重要农牧业资源台账建设项目、农业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工程。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施齐心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标准化厂房),完善标准化厂房、大宗交易中心、物流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电商及双创孵化基地、研发及综合服务楼、变配电房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集物流、仓储、展馆、商铺、办公、大型停车场、金融服务、商贸服务为一体的青海名优特产集散中心。

    乡村建设:新建湟源县波航乡甘沟提灌站1个,可控制面积达1200亩。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建设工程,实施农村户厕建设3000座;实施百乡千村示范工程建设50个,实施乡村振兴省级示范试点村5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15个。实施湟源县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农村标识标牌进行安装项目、湟源县农村住房提升改建项目,在全县范围内推广1000户农村住房装配式建筑,每年实施高原美丽乡村10个。

    农村改革:实施农村宅基地改革,通过新一轮的改革试点,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146个村的宅基地改革,切实提高基层宅基地管理能力,探索形成可复制、能推广、惠民生、利修法的制度创新成果,为科学立法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支撑。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实施湟源县生态扶贫工程,结合公益林管护、天保管护等林业重点工程每年巩固林业生态扶贫公益管护岗位175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