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新闻>政务要闻>媒体报道

    做好“五篇文章”唱响丹噶尔古城绿色牧歌

    来源:中共湟源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日期:2021-12-31  信息员:admin  签发领导:  浏览:0次  打印

    作为“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和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的湟源,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做好土地托管、供给优质农产品、打通产业链发展通道、培育优势产业、强化产业园区建设“五篇文章”,以湟源行动唱响高原绿色牧歌,以绿色发展造就普惠民生福祉,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增添生机。

    做好土地托管“文章”

    12月24日寺寨乡草原村3家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中为村民发放农业社会化服务生产托管收益,发放现场,寺寨乡草原村村名董顺基笑的合不拢嘴:“自2017年搬迁到县城后,老家的土地无人耕种,现在我们家16亩地被托管了,每亩地增收了30%,希望来年还有这样好的政策”。湟源青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长林也是实施土地托管项目的收益人,他感慨道:“托管项目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户和合作社都实现了双赢。”农户签订订单,全程托管,当起了“甩手掌柜”,合作社从种到收全程当起了田保姆。

    做好供给优质农产品“文章”

    田间管理环节,需要更加科学的耕作方式与用肥结构。湟源县始终在打造绿色有机食品输出地上下功夫,湟源陈醋、青稞酒等琳琅满目的产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要从种植、施肥、源头抓起。“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此,湟源县全面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粮油、蔬菜、中药材等7大农作物实现绿色生产全覆盖。促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推进农业固碳减排生态农业模式。截至目前,全县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配套设施比例达到100%,全县农田残膜回收率达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全县认证登记“两品一标”农产品品牌数28个,其中绿色食品25个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2018年3月31日,全省第一张食用农产品合格在湟源签发。“两品一标”的背后,是标准化、绿色化生产,老百姓对“菜篮子”将更加放心,群众的餐桌将更丰富、更绿色,人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做好打通产业链发展通道“文章”

    加了一本“合格证”,上了一把“安全锁”。经过质量安全认证,“过关”的农产品增强了群众消费时的信心。在政府和全县优势产业的通力合作下,县农牧业物联网大平台启动了,先后建成智慧农业示范点及益农信息社45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9个,沙棘饮料等50余种特色产品在南京等地销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为打通全产业链发展通道,政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基本建立了“种养加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体系,以“一托多”的服务方式,探索式开通快递代收代发,水电费、话费代收代缴,工业品、农畜产品代买代卖以及保险、火车机票、预约挂号代办等各项便民服务功能。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活更加便捷的同时才能调动群众返乡热情,才能源源不断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保障乡村振兴持之以恒。

    做好培育优势产业“文章”

    蹄疾步稳走好高质量“发展路”,辐射带动捧好绿水青山“金饭碗”。近年来,湟源县大力培育优势产业,积极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农业生产力重点打造全县饲草产业、牦牛藏羊产业、青稞产业、特色种植业四大主导产业,培育了“马牙蚕豆”“青蒜苗”等特色品牌,基本构建了“特色种植+初加工+品牌包装+订单销售”的发展路子,成为西宁市重要的绿色农牧业生产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培育优势产业,就能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引导老百姓在业主的带动下,学习新技术、增强新知识,看到乡村振兴的机遇,提振信心,兴业创业,实现民富业旺。

    做好强化产业园区建设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乡村振兴,既要有“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要有“自力更生忙创业”的心气儿。依托马牙蚕豆、青蒜苗、湟源牦牛肉等特色农产品,湟源县大力推进“湟源县循环农业产业园”“湟源县特色种植产业园”认定,积极打造“牦牛产业园”“丹噶尔果蔬产业园”等产业园,构建了“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合作社/家庭农牧场+村集体”的发展运营模式,大力推进“生产+加工+科技”现代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内在要求。前几年,由于村庄易地搬迁,留在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种植农作物收入少。现在,一些村民通过为业主打工,参与育苗移栽、牦牛养殖、日常管理等种植、养殖过程,既增加了收入,还学习了技术,提升了农业发展的科技意识,为以后村里创业打下了基础。

    
    友情链接
    西宁"码上减负"
    线上问题检索反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