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专题>文化旅游>文化活动

    冷全祥:闪耀在湟源大地上的红色文化

    来源:  日期:2023-06-05  信息员:admin  签发领导:  浏览:0次  打印

    新闻摘要:丹噶尔文学苑主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为载体,描绘湟源灵山秀水,发掘湟源历史文化,歌颂湟源人杰地灵,传承湟源旧韵新貌;为古城调丹青,为丹城抒新曲;谱一阙河湟日月,吟一首古道悠悠……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一个社会的价值底座。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湟源1545平方公里大地上,弥漫着英雄豪气,普照着精神光芒。一些红色事迹会在时...

    丹噶尔文学苑主旨: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为载体,描绘湟源灵山秀水,发掘湟源历史文化,歌颂湟源人杰地灵,传承湟源旧韵新貌;为古城调丹青,为丹城抒新曲;谱一阙河湟日月,吟一首古道悠悠……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一个社会的价值底座。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湟源1545平方公里大地上,弥漫着英雄豪气,普照着精神光芒。一些红色事迹会在时光中逐渐沉淀、发酵、丰富,其红色精神会在一遍遍讲述中饱满、升华。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湟源红色故事,传承这些红色精神基因。

    一、抗日战争时期:湟源八百民团战士随马彪师参加抗战,血洒中原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的铁蹄践踏了我锦绣山河。在全国人民要求坚决抗战的浪潮声中,国民党蒋介石命马步芳出兵抗战,马步芳派出了8000余人的马彪骑兵师参加抗战。地处抗日大后方的湟源,虽看不到抗日前线的隆隆炮声和激烈拼杀场面,但湟源人民的爱国守土之心和全国人民一样高涨。湟源富商李耀庭在城隍庙召开的抗日捐献飞机大会上慷慨捐资2000大洋,极大地鼓舞了湟源人民的抗战热情,同时李耀庭全力支持湟源组建抗日民团参加抗战,湟源组建的抗日民团八百名战士编入青海骑兵暂编第一师第三团,由李耀庭的老三儿子李增荫担任团长,湟源民间叫李三团,其家族子弟李国勋为营长。1937年9月1日湟源八百民团战士随马彪骑兵暂编第一师奔赴抗日前线。

    同仇敌忾,二战淮阳与日寇正面交锋

    一战淮阳。

    1939年8月10日,盘踞在河南淮阳的日寇南犯,骑一师奉命阻击,在郭平楼一战歼灭一个中队。接着马彪师挥师渡河,与日军主力反复拼杀,日军占不到西北骑兵的便宜,只好退回淮阳城。9月8日,接到洛阳第一战区长官部电令:“着马彪师派出一个加强团的兵力渡黄泛区北上,袭击淮阳县城日军,以策应友军进袭开封之敌”。马彪师长命令二旅旅长马秉忠率三团李增荫部从水寨周口镇一带直趋淮阳。途经的万寨为战略要地;日军以多部汽艇运载兵员控制着河道,使我军无法渡河出击淮阳。三团二营营长李国勋(湟源立达人)征集了民间防守堡寨用的古老土炮十多门,又收集了一些生铁锅等铁器砸碎后装在土炮中做开花弹,瞄准鬼子汽艇轰击,使日军汽艇立时撒气沉没,大批鬼子因此葬身鱼腹,从而打通了通向淮阳城只有十五里的孔庄之路。傍晚时分,马秉忠旅长率三团李增荫部乘木帆船、渔舟等民船强渡黄河,一举攻占了孔庄,切断了日军南下之路。次日凌晨,我军前哨与日军接触,我军攻势迅猛,一度攻入淮阳西门,城内日军以优势兵力疯狂反扑,旅长马秉忠亲临火线督率士卒杀敌,不幸胸部中弹壮烈殉国。三团团长李增荫代理旅长指挥,率河湟子弟与日军鏖战,湟源八百民团战士奋勇杀敌,二营营长李国勋中弹牺牲,护卫在他左右的郑成功、郑成仁兄弟俩一死一伤,李增荫三团的营连级军官无不冲锋陷阵,结果十多名中下级军官负伤。这次淮阳之战,是我湟源民团第一次与日军正规作战,战斗中毙敌支队司令以下300余,毙伤敌伪军千余名,我军伤亡也较惨重。

    二战淮阳。

    1940年3月,暂编骑一师师长马彪在二战淮阳战斗中,派先锋部队马成汉,率领一团兵力,渡河后在淮阳城外的宝塔一线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不多时,日军大部队云集淮阳,双方打响了二战淮阳拉锯战。下午,日军飞机、大炮、坦克协同作战,展开了立体空前猛烈攻势,一旅旅长马元祥在战斗中负伤,战至午后,我方阵地被炮火摧毁过半,战士伤亡惨重,在背水作战,弹药缺少的关头,马元祥最终下令撤出战斗,留下一旅三团李增荫团所属的一百多名战士掩护撤退,这一百多名青海湟源籍战士与日军血战到底,和日军死磕到最后面临弹尽粮绝窘境,前面是哇哇怪叫着冲上来的日军,后面是滔滔的黄河,一百多名湟源籍战士不愿被俘受辱,遂相继投河自尽,壮烈殉国。

    这一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惊天地泣鬼神,堪与日月同辉!

    在抗战时期,湟源“李三团”所属的八百名战士血战日寇,大多数湟源籍战士牺牲在了战场上,书写了湟源人民不怕流血牺牲,誓死捍卫祖国疆土的史诗般篇章。

    英雄是不该被历史遗忘的。

     二、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湟源籍空军大队长朱祥

    朱祥,湟源县城关人,生于1916年。他自幼好学上进,考入西宁中学就读,在中学他刻苦读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毕业后,他报考“中国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进入南京黄埔10期,学业完成后曾任排长、连长等职。后又考入空军军官学校学习。之后任空军轰炸机第八大队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在抗战八年中,他多次率队赴前线轰炸过日军军舰、炮艇、阵地。他是一位忠勇双全的爱国空军英雄,也是一位机智卓越的领队空军军官。他身上留有日军高射炮弹片的伤疤10多处。后上司让他转后勤工作,他也是积极负责努力工作。先后曾到玉树、称多、竹节寺、门源等地负责修建空军机场,完成任务后归队。

    自从河南、山西被侵华日军占领后,第八空军轰炸机大队驻防地在兰州。当时,日军攻打潼关异常凶猛,如果潼关失守,关中、西安、陕北、陕南就成为下一个目标。当时,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统一指挥下我空军与日军恶战近百次之多。在中条山战役中,我军退守潼关前将河南陕县的兵工厂迁入陕西汉中,迁时将厂里的机床材料全部运走,只有无法运走的几大堆各类弹壳,堆在那里像小山一样。日军将沈阳兵工厂的一部分物资运到陕县后将兵工厂重新复工,很快开始生产各种轻、重武器弹药,准备全面强攻潼关。

    连日来日军空军由山西运城机场起飞轰炸关中、西北各大城市及重要军事目标,尤其对潼关大山前后及黄河沿线阵地炸得更重,其炸弹的来源都是陕县兵工厂所生产。在这种情势下,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下令派我空军前往河南陕县轰炸兵工厂。空军投弹高度一般为一万公尺,这次轰炸为了提高命中率,也为了彻底炸毁敌人兵工厂,我英雄轰炸机队破格向目标俯冲两千公尺后投弹,敌兵工厂被彻底炸毁了,可我们空军伤亡也很重。朱祥右肩和右肺部中了3块高射炮弹片,身负重伤的朱祥仍带队飞回兰州,立即被送进空军医院。当天下午由兰空派空军军车一辆把朱俭(朱绣之子)和朱世达二人接到兰州空军医院见朱祥,他亲口嘱咐三件事:一是他死后把他的全部抚恤金一分不少交给在湟源的爱人,因为她为他生前死后都守寡,实在对不起她,更为难过的是没留下一男半女,他说着泪流满面。二要朱俭好好孝敬伯母(指朱绣夫人),要她不要太伤心,他再也见不到他老人家了。三要朱世达回部队后好好练兵死守潼关。当夜10点钟动手术取出了3块弹片,凌晨8时,他那颗年轻的心停止了跳动,年仅28岁。这次与他一同出战的战友牺牲了16人,在那庄严而悲痛的追悼会上朱祥身盖国旗,在烈士照片和灵柩前,战区长官朱绍良致悼词。会后灵枢送回西宁,葬在西山湾祖坟。

    朱祥是湟源人民的好儿子,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篇爱国主义的好教材。

    三、新中国成立后“湟海渠”和“南山渠”水利工程蕴含的红色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水利建设。1957年下半年,省水利局派勘测设计队测定了自海晏县哈利涧河到湟源县申中公社莫不拉村的渠线全长56公里,给湟源水利建设提供了便利。

    (一)“湟海渠”灌溉工程建设

    1958年春节过后,县长王海林带领县水利局长、技术员及受益乡镇负责人步行视察设计渠线,给此渠起名“湟海渠”,并布置动员受益乡镇组织劳力全线开工,湟源水利局发动受益区劳力约1万人开挖湟海渠,树立打造“对党忠诚、清正廉洁、为民服务、奋发有为、勇于创新”模范机关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湟源水利事业发展。20多天开挖土石方约30万方,秋收引水约0.5秒立方米,由于流量过小,加之渗漏严重,就停止了工程建设。1959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从全县各乡抽6%的劳力计600人扩建湟海渠,并成立水利建设兵团。县委副书记常振声任政委兼团长,陈兆丁任副团长,傅顺来任参谋长,兵团下设四个营。聘任刘致中、罗克银、霍满斗、刘雪野、薛维凯等五位同志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指导;整个水利工程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湟海渠水利建设为载体,加强党建与水利建设相融合,大力弘扬“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多形式开展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发展合力。施工中,针对大部分土基都是红板土、砂砾石和冻土,开挖困难的情况下,采用松动爆破、架子车拉运、架设高空运输线等施工措施,工效大为提高,截止六月底,开挖拉运土石方约25万方。但由于湟海渠引水口在221厂禁区内,因而于1959年7月初使其停工。1960年3月,县委得知,海晏221厂又允许湟海渠引水口施工后,随即派一个连去海晏修水渠,由于大部分工程在沼泽地施工,加之当时正值生活困难时期,施工人员生活极其困难,100多人工共开挖土方约2万方后于11月工程停建。自1958年3月至1960年11月,湟海渠用工约30余万工日,开挖土石方约60万方。1967年省水利局派测量队重新对湟海渠勘测定线、设计,直到1971年形成设计方案,1972年批准实施水利建设,总投资300万元,国家拨款220万元,地方自筹80万元。同年成立“湟海渠工程指挥部”由县委副书记马登崙任指挥部党委书记兼总指挥。1973年7月赵秉信任副总指挥。负责技术的有陶维春、姚源堆、丁昌源、徐宗仁、陈球琳、李生清等人。全县抽调民兵3000多人,编十个民兵连。工程于1972年4月开工,十个连分段施工,经过20个月的艰苦奋战,于1974年9月完工。工程建设中各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推进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鼓足干劲攻坚克难的劲头,做到急难险重党员先,项目建设党旗飘。该工程设计流量2.5立方秒,加大流量3立方/秒,全长60公里。主要建筑物有引水工程3处、隧洞4座总长1323米,沼泽地衬砌1552米,U型和梯型渡槽6座,双曲拱渡槽1座,石拱渡槽1座,引、退、分水闸16座;完成土石方161万方、浆砌石2.5万方、混凝土1774方、各类建筑物275座;工程总投资404万元,扩大灌溉面积36627亩。

    1984年底开始,通过实施联合国粮食计划署2708-1项目、后续的25公里扩建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一至十一期工程以及灌区内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使灌区工程设施配套日趋完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5.07万亩,林灌面积2万亩,灌区粮食总产由70年代的年均750万公斤增长到80年代的1500万公斤, 人均年纯收入80年代中期达到1298元,比70年代增长了18.1倍,湟海渠水利工程为干旱的北部山区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给养,为全县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南山渠精神

    湟海渠建成通水后,北山地区群众受益匪浅,相比之下,南山地区的灌溉问题日益突出,县政府根据群众的迫切要求,积极向省上争取南山渠项目,会同省有关部门完成了《湟源县南山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2年12月5日,省政府批复下达。中共湟源县委发出通知,成立了“湟源县南山渠工程指挥部”。由县委书记石文章、县长张锦山任总指挥,副县长李富成、县委副书记李秉庭、武装部长宋国浩任指挥,水电局局长赵永寿、土地局局长伊炳春、水电局副局长李久宁同志任副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财务、技术、管理4个科室、18个工程施工队。采取工程规划“一张图”、工程建设“一盘棋”的方式。为顺利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巴燕、塔湾、申中、大华、波航、城郊、和平等受益乡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地安排下,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进行渠道平台土方的开挖,98个行政村群众积极响应,按每个劳力开挖土石方20方的标准分配任务,他们肩扛铁锹、大锤、钢钎、手推架子车等工具,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你挖我拉互相协作,忙忙碌碌,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每天出工人数达6000人次。他们自带干粮,帐蓬,吃住在工地,不辞辛苦,累计完成开挖土石方185万方,为南山灌溉工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充分彰显了“自力更生,坚韧拼搏,苦干实干巧干”的南山渠精神。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95年工程完工,共完成干渠总长63公里,干渠建筑物196座,其中:引水枢纽一座,隧洞20座长8.3公里,倒虹吸6座长3.7公里,渡槽6座长295米,排洪桥48座,排洪涵洞28座,公路桥、车便桥50座,退水闸13座,分水闸24座。支渠24条长159公里,支渠建筑物650座。斗渠359条长152公里。灌溉面积6.6万亩,其中扩大农田灌溉面积5.24万亩。

    上述两大灌溉工程的建成,使我县形成了高山丘陵地区由两大万亩灌区控制、河谷川水地区和浅半山地区由民营灌区(115条民营渠道、涝池7座、电灌站9座、机井7眼)作为补充的灌溉网络体系,突显了水利发展对农业经济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四、小高陵精神,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小高陵精神展现了小高陵人民的英雄群像。“敢为人先,实干善成”是小高陵精神的灵魂所在,也是小高陵人民在长期治山造林保水土劳动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精神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敢为人先,治山治水,依靠自身的自力更生精神

    1952年土改运动中土改工作组对小高陵村的村情村貌总结为山穷、地穷、人穷的“三穷”村落。摆在小高陵党支部面前首要任务是改变小高陵穷山恶水面貌。为此党支部做出的顶层设计是治山造林保水土,并决心要靠自力更生精神完成任务,小高陵人的自力更生精神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没有工具自己造。如箩筐和竹篮用当地柳条编制而成;背篼用当地芨芨草编制而成;架子车、小推车用当地杨柳木制作完成。二是没有道路自己修。小高陵人本着“让高山开道、河水让路”大无畏精神气概硬是靠铁锨、刨掘、架子车之类简陋工具开辟了村落四周山间道路,路修通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治山造林保水土活动。

    2、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

    小高陵几代人治山治水、植树造林、兴修梯田的漫漫征程中涌现出了三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是无私奉献精神。小高陵人在50-70年代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队员们白天植树造林、兴修梯田,晚上还要抽时间排练节目,主要排练一些能弘扬时代主旋律、激励人心、充满正能量的文艺节目;排练好节目需要到周边十里八村演出,演出时文宣队员们都是背着行李走着去,由于小高陵村和有些村落距离遥远,走一个来回往往需要跋山涉水几十里地,而且做这一切工作是没有报酬的,对此文宣队队员没有丝毫怨言,他们乘着青春和激情上路,一路上欢歌笑语而去,演完节目又一路欢歌徒步走回来,这就是小高陵人无私奉献精神在平凡生活中的体现。二是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小高陵人之所以几代人矢志不渝地治山治水,是因为治山治水是小高陵人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事业;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治山治水过程中小高陵村党支部做到了全村男女老幼齐动员和齐参战,当时小高陵山上到处是红旗漫卷西风、人如潮歌如海的壮观劳动场面。三是苦干实干的铁姑娘队精神。铁姑娘精神也是时代的产物,精神的化身。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小高陵村成立了铁姑娘队。铁姑娘队员们哪里苦大、哪里活重她们就去哪里干,她们提出了一个感天动地的口号“不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决不出嫁”。铁姑娘队精神感天动地、与日月同辉。

    3、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作用是实干善成的关键

    小高陵基层党组织认识一个朴素政治道理:“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所以他们努力提高党员干部觉悟素质,使支部和党员真正成为了带领群众谋发展的主心骨。1990年时任小高陵党支部书记的李积福按照当时的政策鼓励群众脱贫致富闯市场;村民李忠林有在村口109国道旁开排骨面馆的想法,但苦于没有资金,李积福书记听说后二话没说就把手头存放的400元钱递给他,鼓励他大胆“蹚蹚雷”,李忠林由此起家开起了排骨面馆,生意日渐火爆并迅速致富,周围人受到鼓舞纷纷效仿李忠林开起了排骨面馆,时至今日小高陵集镇有130多家排骨面馆,名闻遐迩,成为109国道马路经济一道亮丽的风景。

    小高陵人打造了一支优秀党支部书记队伍。他们善于把在群众中德高望重、有思路、号召力强的党员或能人选为村支部书记,从而打造了一支“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党支部书记队伍。从1955年至2000年四十多年间先后选出了陈世元、王生珍、颜生贵、陈发基、朗卓玛、李积福六位优秀党支部书记,他们像接力棒交接一样传承了小高陵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先后受到了两次国务院的嘉奖、两次中组部的嘉奖,几任村党支部书记先后受得了毛泽东、周恩来、华国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历届班子的神圣职责。小高陵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依靠群众,威力无群;一旦脱离群众,一事无成”。所以“为了人民”是小高陵精神的根本出发点,是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依靠人民”是小高陵精神的根本力量,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体现。

    九十年代以后小高陵人与时俱进、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他们以村办林场为依托,先后建起了砖厂、花岗岩板材厂、钢床厂、酒厂、粉条厂、饲料厂、养鸡场等村办企业,村集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民人均年收入一度达全县平均水平的两倍。1990年,青海省委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向小高陵学习,学习小高陵“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1996年,中组部表彰全国5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小高陵村党总支榜上有名。

    进入新世纪年以来,小高陵人转变思路,积极争取“农民绿色银行—千亩产业林带”项目,同时,利用青藏公路穿村而过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石材加工、餐饮、维修、“农家乐”等第三产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他们这种不吃老本、敢于面对现实、勇挑重担的胸怀和气魄,正是小高陵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一部小高陵精神史就是一代代小高陵人苦干实干的奋斗史。小高陵精神启迪我们: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领导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共产党员的冲锋陷阵铸就了一座精神丰碑。

    湟源1545平方公里大地上,弥漫着英雄豪气,普照着精神光芒。   

        

    参考资料:《湟源县政协文史资料》第七辑

             《湟源县政协文史资料》第十辑

              湟源党校《小高陵精神党性教育资料汇编》

    
    友情链接
    西宁"码上减负"
    线上问题检索反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