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登录]
当前时间:
湟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领导之窗
  • 魅力湟源
  • 政民互动
  • 投资湟源
  • 专题专栏
  • 湟源广告条
    首页>专题>民族团结>创建活动

    湟源:谱写民族团结进步赞歌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0-11-05  信息员:车晓蓉  签发领导:  浏览:0次  打印

    新闻摘要:日月藏族乡中心学校一场独特的课间操在中心学校的操场上演,师生们随着音乐挥舞着水袖、跳起了锅庄,他们跳舞时的笑容在阳光的映衬下格外灿烂;在小高陵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来自海北州委党校的学员们正聆听着小高陵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向前行,以汗水浇灌收获,战天斗地、苦干实干的奋斗史、创业史和民族团结史;“我们村里不分民族,大家都是互帮互助互敬互爱。”日月藏族乡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从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着手,让...

    日月藏族乡中心学校一场独特的课间操在中心学校的操场上演,师生们随着音乐挥舞着水袖、跳起了锅庄,他们跳舞时的笑容在阳光的映衬下格外灿烂;

    在小高陵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来自海北州委党校的学员们正聆听着小高陵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向前行,以汗水浇灌收获,战天斗地、苦干实干的奋斗史、创业史和民族团结史;

    “我们村里不分民族,大家都是互帮互助互敬互爱。”日月藏族乡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从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着手,让广大群众在生活的每个维度都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意义……

    这就是在日月山下、湟水河上游的湟源县,各族儿女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精诚团结,和睦相处,幸福地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中,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赞歌。

    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

    湟源县现有常住人口13.39万人(农业人口10.68万人),有藏、回、蒙、土等13个少数民族1.94万人,这里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融合……

    湟源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尤其是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提出的“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谆谆教诲,不断推进民族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找准自身特色,因势利导,多措并举,长创常新。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创建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将市、县、乡、村(社区)分级管理机制落到了实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坚持以上率下、靠前指挥,深入各乡镇、各领域、各行业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症下药、辨症施治、精准施策,始终保持高站位谋划、高质量推动的良好态势,为县域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不断健康发展,为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全国唯一入选中组部主题教育案例和中央党校培训教材案例作出了湟源贡献。先后荣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走出了一条具有湟源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新路子,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理念深入人心

    驱车即将到达小高陵村的路上,就能看到半山腰“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标语。走进小高陵村,金色的梯田错落有致、村貌整洁、村民富足、人来人往……

    曾经,这里是一个山穷、地穷、人穷的“三穷”和跑水、跑肥、跑泥的“三跑田”的艰苦山村。在几代人一沟一坡、一山一梁分片治理下,山头坡修成了今天的“层层梯田连九霄”,同时也锤炼出了“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红色精神。

    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小高陵村“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精神仍在延续,并成为了一代代小高陵人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他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成为我省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鲜活事例和改变贫穷落后、恶劣生态的一面旗帜。

    作为全国第六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小高陵党性教育基地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休闲观光农业、素质拓展训练等为一体,近几年吸引了省内外有关单位相继前来观摩。2019年,该基地共接收培训、观摩等345余场1.7万余人次,收入85万元;接待游客4.3万人次,旅游收入17.8万元,既增强了基层组织活力,又推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了群众和村集体“双赢共富”。

    近年来,湟源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丹噶尔古城、日月山景区、小高陵精神展览馆等为宣传主阵地,以“最美湟源人”评选、“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为载体,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湟源故事”、 文化旅游资源、特色活动等深度融合,由上到下、不留死角、分层分类施教,广泛宣传“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及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在各行业、各领域打造百花齐放、交相辉映的创建品牌,从而使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入人心,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大众化、特色化、实体化。

    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在日月藏族乡中心学校,“让各族学生团结在一起”的标语尤为醒目,学校广场的两边建有两座亭子,亭子中间用长廊连接,学生们都习惯叫这两座亭子为“日亭”和“月亭”,在亭子周围的巨石上凿刻着的警句名言,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走进教学楼,楼梯边上挂有介绍各少数民族概况、饮食习惯、风俗特点的牌匾,还有精心制作的民族团结短句。在每个班级的门口,一个二维码对应着一个民族,也代表着班级文化,手机一扫,关于民族的所有知识都能获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名人格言、名篇警句等,也分布在校园内,主过道两侧的浮雕壁画《藏汉和亲图》形象地描述了历史故事。

    “少年强则国强”,只有青少年理解并践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未来各民族才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日月藏族乡中心学校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为积极拓展创建工作,湟源县除了以依托校园为载体,不断延伸基层工作触角,激活基层创建工作“细胞”,依托民俗村挖掘藏文化、农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讲好了汉藏一家亲的“湟源故事”。依托日月山景区推介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故事,加强了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教育。依托小高陵精神展览馆全景展现湟源人民战天斗地、苦干实干的奋斗史、创业史和民族团结史,弘扬了“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依托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一条街以“湟源排灯”、宣传橱窗、文化石刻、人物塑像等,图文并茂、寓教于乐,营造了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浓厚氛围。

    把民族团结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把民族团结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无数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我们村里风气很好,村民之间、干部之间、村民与干部之间相处融洽。每家每户凡是家里有事,都会帮着操办一下,只要需要,大家都义不容辞。”说起村里的民族团结,克素尔村党支部书记马生忠更有感触,“团结互助是我们村里的美德。村民们也都明白,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生活才会越过越好,日子才会更有奔头。”

    近年来,克素尔村依托“109党建示范带”及“青海湖黄金旅游线”的地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建成玉昆仑藏饰品展销大厅等,先后带动100余户群众就业,实现旅游收入100余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全力打造“药物小镇”,带动本村及邻村300余人闲置劳动力就业……走出了一条农民富裕、资源高效、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筑牢了民族团结和谐经济基础。

    湟源县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创建工作的奋斗目标,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近年来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80%以上。全面完成全县58个贫困村、2349户7374名贫困人口脱贫既定目标。为民承诺的民生实事全部兑现;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46%,“控辍保学”经验全国推广;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256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89亿元……全县产业结构布局、社会事业等各方面都得到统筹、协调、全面发展,各族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2014年起连续五年取得省对县绩效考核优秀,成功创建全国第一批、全省唯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功入列农业部“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先后荣获第一批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首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国家级荣誉称号,2020年8月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首批中央文明委重点工作项目“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基层联系点(目前是该项目全国首个基层联系点)。

     



    
    友情链接
    西宁"码上减负"
    线上问题检索反映平台